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新时间:2022-06-16
类型:docx
大小:39.44 KB
页数:10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二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三、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本节内容位于第三章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图形图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加在第二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第四章乘法的初步认识之间可以有效地缓冲计算所带来的枯燥与单调。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可以使学生先对几何图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图形做铺垫。【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角。难点:画角。【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n情境导入1-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一认识角,会用直尺画角巩固应用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1-1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I【情境导入】(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出示主题图)这些同学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探究新知】1.在主题图中找角。(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2)(学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教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2.教学例1。(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三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出示例1的图画)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n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都是尖尖的。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②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出两名学生)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3)判断角。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课本第43页的第1题)学生先判断再说理由。(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误。(5)师:你们看,下面几个图形里也有角,快跟你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出示课本第43页第3题,同桌互相指着看看,再指名学生说一说)(6)找生活中的角。①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参与)②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3.操作、认识角的大小。(1)折角。①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学生轻轻地打开课本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n②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③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师(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1)做活动角。①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的活动角?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②展示两学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大,一个小。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生:可以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师:你来试试。生(把两个角放在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③认识角的小大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蓝角,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了?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都是一样大的,它们又成了好朋友。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分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n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互相说一说。4.教学例3:画角。(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指名生说说。同时教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4)师: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学生画,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巩固应用】教材练习八第2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角的认识1」一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2.角的画法先选择一个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Q1我强副机【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教材分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一一判断角一一折直角一一画直角\n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情分析】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教教学重难点】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难点:正确画直角。【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教学流程】复习导入I-Rs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探究新知一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巩固应用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n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I【复习导入】1.角有()个顶点(1个顶点),()条边(2条边)。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探究新知】教学例3。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5.用三角尺画直角。(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氧—、、先画一个点f以这点起画一条线f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一画成一个直角。(3)电脑显示画直角。(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巩固应用】1.练习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2.练习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3.生活中的数学。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n【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错误!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材分析】例5认识锐角和钝角。由于学生已经对各种大小不同的角有了印象,教材在这里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实物上的角的活动,抽象出钝角、锐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名称,让学生从分类的角度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例6让学生解决“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的问题。继续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角的度量的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基于“比一比”这样的操作活动来判定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教学目标】1.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出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通过看、说、折、画、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感知锐角、钝角的特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教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辨认锐角、直角、钝角。难点:用三角尺拼钝角。【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小棒等【教学流程】\n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拼角【情境导入】学生活动:折角。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动手折角,比赛谁折角的方法多。将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角,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角不一样大。师:这些角你都认识吗?生:我认识里面的直角,还有一些不是直角的就不认识了。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直角外的这些角。【探究新知】1.学习例5。(1)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直角,并说说是怎样确定的。在学生说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时,师强调: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及一条边与黑板上的直角顶点及一条边重合,看它们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2)师:黑板上其他的三个角与直角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前两个角比直角小,最后一个角比直角大。师: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3)师:如何辨认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出示课本41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用三角尺比图中的角,找出锐角和钝角,并跟同桌交流一下是怎样操作的。小结: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和一条边与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如果\n角的另一条边落在直角内部,说明这是一个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落在直角的外部,说明这是一个钝角。1.学习例6。用一幅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教师出示一副三角尺,让学生观察,三角尺上都有哪些角?生: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师: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如何用三角尺上的两个角拼在一起构成钝角呢?快动手拼一拼、试一试吧!学生用两个三角尺拼钝角,并在小组里交流拼法。师点名让学生到台上演示拼法,并对学生的拼法给予指正和肯定。小结:两个锐角拼在一起不一定是钝角;两个直角拼在一起不是钝角;只有用直角和锐角拼在一起,才能拼成钝角。【巩固应用】1.变角。让学生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变一个锐角、变一个钝角、变一个直角。学生同桌间合作,一名学生变角,另一名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变得是否正确,再交换角色。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锐角、钝角、直角。3.画角。【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立角锐用锐角钝角的认识比宜超小的比直渤大的1.期灯磴塞。角浜保德。2.用三角尺拼一个钝角。方法:把直角和锐角拼在一起。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