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

更新时间:2022-07-11
类型:docx
大小:191.88 KB
页数:8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姓名:李玫岸常德市桃源县茶庵铺镇中心小学电话:13487904305QQ:597346874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93~94页。一、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加、减法的重点,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所以教材第93页例1中的第(1)题充分借助直观手段,使学生理解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把抽象数学具体化、形象化,降低了思维难度。例1中的第(2)题是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类推到减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教学难点: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卡纸等。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四单元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在上一节课中了解了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借助直观图、抓住“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学习中的新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教学过程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n一、师生问候,复习准备1、口算。(师问:a、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b、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2、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一大组完成一个小题。)师:说说你是怎样通分的?完成相应的练习,回答问题,重点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和通分的方法。\n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上周末我校六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拍摄了一组照片,请仔细观察,说说你们的感受?2、师: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制造出许多生活垃圾。有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垃圾分类,比如纸张和废金属就是回收的主要对象。六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将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如图。(课件出示生活垃圾分类扇形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请你说出几个数学问题。3、教师适当选择几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算式。)4、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的分母是否相同?5、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师板题)学生根据图片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如环境污染严重;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等等。)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说说它各部分及整体表示什么?(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问题1:纸张和废金属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问题2:食品残渣比危险垃圾多几分之几?问题3:在生活垃圾中,纸张比废金属多几分之几?……提出问题,说出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进行计算.(生答:每一个算式的分母都不相同。)(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1)纸张和废金属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师:请同学们4人小组,用学具和课前发给大家的材料,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这个异分母分数加法问题。(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2)小组讨论,汇报情况。(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a、用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小组同学借助学具进行合作探究。\n三、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将生活垃圾看做单位“1”,将其平均分为20份,纸张占其中的6份,废金属占其中的5份,二者共占11份,所以纸张和废金属共占生活垃圾的。(课件演示过程)b、用通分的方法解决问题:C.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0.3+0.25=0.55=(师板演计算过程,强调书写规范。)3)师:同学们回答都很精彩,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准确?师:方法1和方法2虽然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把异分母的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计算。4)课件出示: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二)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1)如图,食品残渣比生活垃圾多占生活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请同学再次小组合作,运用我们刚才的最优方法解决减法问题。2)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三)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前面的这两道题,想一想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桌先说一说.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不能。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4人一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及时给\n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关键在于:通分。师: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强调: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要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四)尝试运用,强化算理和算法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应用题。(课件出示)1、妈妈用黄豆面和玉米面做面饼。玉米面用了kg,黄豆面用了kg,用的玉米面比黄豆面多多少千克?玉米面和黄豆面一共用了多少千克?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解题步骤:1)一看:看清题目,理解题意;2)二列:列式;3)三通:通分;4)四算:计算;5)五约:约分,化成最简分数。予肯定。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再指名上黑板写出做题过程。集体订正.学生利用口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n四、巩固练习,当堂检测1、填空:1)表示4个()加上5个(),和是()。2)计算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不同,所以要先(),才能直接相加。变成()+()=()。2、判断: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2)()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4)()3、计算: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再指名汇报做题过程。五、课末总结,梳理提升。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关键在于:通分。师用课件出示,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以便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六、课后作业课本第95页“练习二十四”第1、2、3、4题。\n七、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反思一、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分数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这些都可以用来引出新知,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的问题。在本堂课中,我以复习旧知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通分),同时温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在传统的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再到学生练。学生的学习只有被动的听与练习为主的方式。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窒息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足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种方式,亲身经历探究发现,从而体验感悟算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老师直接讲解给学生听,再强化练习;还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归纳感悟算理。也许第一种方法,学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不会很深刻、透彻,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就会死记硬背算法。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想出了三种方法——利用“分数的意义”、“分数通分”和“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解决问题。\n最后,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当然,由于课前对学生操作能力估计不足,加之在教学中本人对一些教学细节处理欠妥,这里花费了太多时间,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改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三、计算教学更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地展现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新的课改提倡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让位于学生,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要体现算法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忠不仅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而且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地展现与交流的实践与空间。一、案例研讨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