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2-08-08
类型:doc
大小:2.14 MB
页数:120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20\n第一单元除法课题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内容教科书P1的例题、P2的想想做做1-5。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杨文俊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2、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探索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在讨论解决中培养学生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温故而知新:1、口答:(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2)24里面有几个8?(3)20里面有几个十?(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4个20是多少?2、解决问题:师: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①问:从这两个男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板书:40÷2=③师:4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④组织全班交流。预设:A.因为4÷2=2,所以40÷2=20。120\nB.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①让学生独立完成。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3)小结:刚才学习的这些口算就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①问:这两个女孩也在买铅笔,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枝呢?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②师: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板书:46÷2=③师:估计46÷2的商是几十多?你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④组织全班交流。预设:A.摆学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单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B.口算:40÷2=206÷2=320+3=23帮助学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     40÷2=20再分得3枝            6÷2=3合起来是23枝          20+3=23 问:这几题你也能说出口算过程吗?96÷384÷455÷5⑤师:其实46÷2这题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回忆分小棒的过程,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4人小组讨论竖式的写法。⑥问:谁来完整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师:笔算46÷2,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学生讨论)2乘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接着除,接着会算了吗?(竖式略)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笔算过程,笔算46÷2,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又写在哪里?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120\n(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预设:解法一:48÷4=12(元)63÷3=21(元)12〈21 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解法二:由图中的信息知道,杨树苗买的棵数多用的钱数少;而松树苗买的棵数少用的钱数多。所以杨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作业设计当堂作业:练一练1、2题想想做做第3题。板书设计小树有多少棵20×3=6020×3=20+20+20=60因为2×3=6所以20×3=600×3看作2个10×3,即6个十,也就是60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页。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2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理解乘法意义,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体会数学实际生活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进位)口算方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生活导入师:你有购物的经历吗?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师:是的,在我们购物的过程常会遇到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在食品店正好有两个小朋友在选购蛋糕,他们又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二、自主探索新知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播放第一段对话)36÷3=12(元)师:他算得对吗?有什么方法验证?方法一:再算一遍;方法二:一块蛋糕3元,买12块蛋糕就12个3元,正好是36元。(教师板书用乘法验算的竖式。)师:12×3表示什么意思?结果是36说明了什么?师: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师:再听,他们又在交流什么?(播放第二段对话)65÷3=21(块)……2(元)师:这个结果算得对吗?怎样验算?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师: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21×3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加2?结果是65说明了什么?120\n师:21、3、2、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3、比较师: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三、巩固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先计算)师:边计算边思考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师: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除法?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口算)师: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3、“想想做做”第4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师:为什么最多可以装11辆车,而不是12辆车?4、“想想做做”第5题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师:图中哪一组在“单打”?另一组呢?(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四、总结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师:我们可以怎样验算除法?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作业设计练一练第2、4题板书设计学生练习讲解批改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120\n课题除法练习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页。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3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2、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教学难点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1.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关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除法的验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二、练习指导(一)基本练习1.练习口算(完成练习一第1题)独立口算后指名汇报得数。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2.练习笔算(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小黑板出示:93÷385÷446÷267÷3(2)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3)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二)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1)小黑板出示,引导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3)全班汇报交流。2.完成练习一第4题。(1)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2)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3.补充(1)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120\n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读题,比较以上2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尝试解答,如有困难可和同桌商量。全班交流。小结:解答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4.作业:练习一第2题前面三个。(三)拓展练习÷3=21……两个方框里各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三、课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板书课题: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作业设计5个列竖式计算板书设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93÷3=3185÷4=21……1313121213)93×34)85×499388435+1348501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除法练习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页。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4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2.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完整表达思考过程;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教学难点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1.上节课,我们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除法的验算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看,这些知识大家掌握地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二、练习指导(一)基本练习1.口算 33÷3     36÷3    77÷7       80÷8 24÷2     84÷4    80÷4       66÷6利用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相机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2.计算并验算。 85÷4         98÷3          69÷3         84÷4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评定,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题的计算和验算方法。120\n(二)专项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5题。(1)出示场景图。(2)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独立尝试完成,如有困难可和同位商量。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解题思路。(4)全班交流,重点说清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一第6-8题。(1)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2)全班交流,重点说清解题思路。3.作业(补充在小黑板上)(1)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3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2)王老师买了4只小皮球,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16元。每只小皮球多少元?(3)一本故事书一共98页,小华看了8天还剩下18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要能完整地表达思考过程。(三)提深化练习1.探究练习一后思考题。(1)第1小题。启发思考:应先填什么数?(余数)。余数可以填哪几个数?为什么?当余数是1时,这时的被除数应是多少?怎样计算?当余数是2时,被除数又是多少?(2)第2小题。独立尝试解决,全班交流。三、课终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怎样的新收获?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第3页板书设计学生练习讲解批改120\n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8页。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5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2、使学生懂得运用知识的迁移的方法,同时从小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明白算理,养成认真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与个位上的数一起再除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谈话引入1、我们前面学习了什么?2、前面学习的都是第一位数能够被整除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位数不能够被整除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图)你从图上知道什么?能说说怎样分球吗?板书算式:52÷2=你会算吗?请你试试看(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你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这题与前面做的除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学具操作:请同学们分分看,先分给每班2筒,还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办?互相交流一下,我们是怎么分球的?3、现在知道怎么分球了,你们会不会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呢?120\n4、我们接下去怎样列竖式,先互相说一说,再做。5、集体订正:题目做完了,你觉得你做的正确吗?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确?6、我们在做完题目后,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现在请每位同学验算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指名上黑板验算)(三)、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两题,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请大家把剩下的两题完成。2、想想做做2(前两题)学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验算的必要性。3、想想做做3(前两组)让学生练习前两组题。对每组上下两题进行比较。4、想想做做5先启发学生互相提出不同的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依次解决这些问题。5、想想做做6只要说出商是几十多,不要求准确地说出商是几十几。(四)、课堂作业作业设计想想做做2(后两题)、3(后两组)、4板书设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学生练习120\n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商0的除法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0页。教案属性第6课时总6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位有零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2、使学生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并乐于去帮助别人。教学重点个位商写0的计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62÷3=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交流算法:(1)先分整筒的,每班分到2筒,整筒的分完了吗?再分单个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你是怎样分的?(2)、列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  评讲: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把你的想法在在班内汇报。2、验算3、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三、巩固深化120\n1、想想做做1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通过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想想做做2请1~2组的同学做第一组题,3~4组的同学做第二组题。小组讨论:你会比一比吗?3、想想做做3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组织交流。4、想想做做6,先看图,读题。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五、作业:P10.4、6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想想做做4、5板书设计62÷3=20(个)……2(个)203√626――2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教案属性第7课时总7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上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2、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1、练习二1你看懂这道题目的意思了吗?生独立做在课本上后集体订正。2、练习二2指名读题现在,请大家先看前两题,请两位同学估计一下这两题的得数是几十多。他们估计的对吗?现在大家拿出笔来,我们在课堂练习本上算一算。生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上黑板。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反过来又可以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接下来,请讨论第二、三、四题,先估计得数再笔算(小组讨论后笔算)3、练习二3指名读题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的表格。集体订正: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使学生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数量与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三、思考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出图意。小男孩之所以要比小女孩多付8角钱,是因为他多买了2本练习本。所以,一本练习本的价钱就是8÷2=4(角)120\n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复习课教学内容P12第1——5题教案属性第8课时总8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独立、正确的计算,并验算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基本训练1、P12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同时选择几道不同运算的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2、P12第2题独立完成,组织反馈。评讲:引导学生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3、P12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总价”、“单价”、“数量”的含义。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最后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得的。4、P12第5题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二、发展练习1、  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6岁,奶奶今年72岁。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小芳的几倍?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120\n2、  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3、  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本。如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钱是18元。怎样买合算?成套买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三、作业:P12第3题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复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6-9教案属性第9课时总9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用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独立、正确的计算,并验算教学难点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做在本子上。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交流租船方案。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农村新貌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教案属性第10课时总10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了解改革开放的形式下,我国农村的崭新面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个人加工第一个环节:1、出示教学挂图;2、请一位发现有什么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3、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样解答;4、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完成问题的解答。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解答途径。第二个环节:小组或同座位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说明能否解答。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学生都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不分类)让提出问题的同学提出进行解答的同学来解答。设计意图:给枯燥、平淡的提问、解答创设一点活跃的气氛第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将黑板上板书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渗透一种教学思考方法。第五个环节:选其中的6个问题,作为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自由的展示空间,有能力的,可以多做复杂的,没有能力可以多做简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作业都能有机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的快乐!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业)120\n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数课题认识整千数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五册——p16-17《认数》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1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2、掌握个、十、百、千、万的计数单位,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3、探索掌握整千数加、减的计算方法。4、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感。教学重点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整千数和一万,会并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较大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学具卡片(正方体图)、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1、认识整千数下面的这样一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动画演示: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图1图3图2图4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120\n我们就用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依次出示1-10个正方体)问:这是几千?(3个正方体表示3个一千就是三千)10个一千是多少?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讨论交流)一起来数一数,一千,二千……一万。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2、整千数的读写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万有多大,看计数器,你能说说计数器上有哪些数位吗?(个、十、百、千)在千位上拔上三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在千位上拔上五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一万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3、学生自主交流,练习在计数器上拨珠。4、制作数位顺序表师:谁来总结一下,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师:你能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卡片,制作一张属于你们小组的数位顺序表吗?数位顺序表……()位()位()位()位()位5、小组活动,制作数位顺序表。讨论交流。三、巩固新知:1、P17/2、3读出横线上的数,说说自己的感受。写出横线上的数(练习纸)在生活中的延伸。2、P17/1填数轴图。(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2)小组讨论:7000接近1000,还是10000?为什么?3、口算练习4、应用题:图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彩的奥运片断。邢慧娜跑一万米长跑,已经跑了8000米,还剩多少米?四、小结:你了解了什么?对几千、一万这样的数有什么感受?教学后记: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要进一步建立“万”的概念。在练习中,感知“万“。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数课题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20~21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12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的方法的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读、写非整千数。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大小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1、想一想:我们昨天学习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2、算一算:8000-2000=10000-7000=2000+1000=2000+5000=6000+2000=二、学习新知1、拿出计数器,在个位上拨“2”,想一想“2”表示什么?2、继续在十位上拨“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3、继续在百位上拨“6”,表示什么?与个位、十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4、在千位上拨“3”,表示什么?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又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5、师出示“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的题目,请一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数是多少?怎么读?6、请学生来报一个数,请另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及读法。7、再出示“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读一读。8、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的?9、谁能来读一读“3002”这个数?学生先进行试读,在请学生来读。能不能读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况下两个120\n“0”,只要读一个零?10、读一读:300430403400(体会:如果0出现在数的末尾是不用读出来的。)三、练习1、做“试一试”先说出数的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学生先独立完成,做完后进行交流,比较。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先在书上写一写,再读一读。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3745516060308002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三千五百五十元九千零二十元二千八百零八元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数120\n课题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3页的“想想做做”第6-11题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13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读、写非整千数的方法。能熟练的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教学重点0的读法。教学难点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正确读、写数。教学准备大小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1、算一算:2000+2000=4000+1000=3000+4000=10000-2000=2000+3000=2、读一读:2176309890012030230020033、678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3004里面有3个()和4个()。5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二、练习: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十米。3、做“想想做做”的第7题。120\n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每组3道题之间的联系。4、找规律: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题,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律。5、组数活动:老师提供3、7、0、0这四个数字,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看谁组成的数最多?6、连一连:书上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7、课外小知识:学生自学“你知道吗?”的课外读物。自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四、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9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数120\n课题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6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14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B.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A.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B、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合作与成功的愉悦。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准备大小计数器,实物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324()432324()3422、一件衣服87元,一条裤子218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你怎么知道的?二、讨论探究,掌握方法:1、出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530元,一台空调机的价格是3680元,想一想:电视机和空调机比,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2、小组进行讨论。3、进行交流。(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4、你会比电视机(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价格吗?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再组织班级交流。(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6、练习: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380()32802380()23602380()82302380()3820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120\n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火箭每秒能飞行4500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000米。谁飞行得快?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城关小学有学生1036名,林庄小学有学生890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指名学生说比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书上。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401249007104289560448002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认数课题练习三120\n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15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和有关地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正确读、写数。教学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数的组成知识。(第1题)(1)967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个位上是()。(2)5个千、8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二、读数、写数练习。1、完成第2题。(1)读出下面个数,并说出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用线连一连。(2)进行交流,说出从练习中得到什么体会。(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数值不同。)2、完成第3题。(1)让学生先读一读,再写出横线上的数。(2)布置课后小组作业:在课余收集类似的素材进行交流。三、口算练习。(完成第3题)7200-70007000+30008000-30006700-700600+300010000-6000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第5题)(1)让学生对近三日每天参观的人数各接近几千进行估计。(2)进行估算。120\n(3)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五、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1、完成第6题。(比较大小)5、完成第7题。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在小组里用合适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接近、差不多等)来表达比较的结果。六、找规律填数。1、完成第8题。(1)要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先指导学生一组一组的有序观察。(分成6组进行填写数,有的递增,有的递减。)(2)独立的填写。(3)最后可以交流每组上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写的。2、完成第9题。第9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到所有答案,体会策略和方法。(1)引导思考,独立填写。(2)交流填写结果,说出填写的策略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课题认识千克120\n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16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知道物体轻重的概念。2.认识各式各样的秤。3.知道计量单位,体会到千克的建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2、了解用秤(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质量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台秤、弹簧秤等。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教学例题.情境引入出示:1kg重的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师: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红枣重。)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手掂一掂、看上面标明的重量)师: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还可以用秤来称。)2.认识称师:我这儿有一些秤,你们见过它吗?(出示图片)师:你知道称一般物品有多重,用什么做单位吗?师: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做公斤。(板书)师:(出示一个秤)介绍秤。3.认识千克师:(放上物品)请你再观察放上东西后,秤有什么变化?(指针指着1)师:这里的“1”表示多重?师:这表示红枣重1kg,也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说的1公斤。师: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kg、3kg、4kg和5kg吗?同桌互说后汇报。二、试一试.出示试一试(1)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2)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再数数有多少个。2.指导操作师:请组长用秤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师:请每个小朋友用手拎一拎,这是多少重量的大米?(学生轮流感受1kg)师:换个小朋友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学生再次感受1kg)师:再数数有多少个?学生数好后汇报。三、想想做做.第1题师:下面有哪些物品?(盐水鸭、大米)师: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重吗?同桌互说后汇报。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写的)师:你们说的都是“净含量”,你知道什么叫“净含量”吗?“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不包括包装袋的重量。2.第2题师: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同桌互说后汇报。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120\n3.第3题师:下面有哪些蔬菜?(白菜、冬瓜、芹菜、南瓜)师: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重吗?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秤上看出来的)师:你能教教我们怎样看秤吗?(学生指导看称)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互说后汇报。4.第4题师:下面有些什么水果?(西瓜和菠萝)师:你知道它们大约各重几千克吗?同桌互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针靠4最近,所以大约重4kg)多人说一说。5.你知道吗?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你知道吗?”师:你知道了什么?四、课堂作业.第3题2.第5题学生试着做一做。师:一共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求的?(用25×4)五、课后延伸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请你们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去生活中看一看。第6题(看后请你记录下来)。第7题(明确有哪些要求)。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啊?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七、课外作业1、练习册2、利用国庆长假期时间,陪家长到菜场买菜,看看买到了哪些菜,分别各重多少千克?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课题克的认识120\n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33页——35页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17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3、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1克有多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二、新课学习: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3.一把直尺呢?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橙子:150克哈密瓜:1250克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120\n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2千克=()克3000克=()千克9000克=()千克7千克=()克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课题练习课120\n教学内容教科书P36~37练习四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18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估计: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二、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铅球重4()篮球重650()乒乓球重()杠铃重50()三、填“〉”、“〈”或“=”。800克()4千克3千克()3000克2千克()1500克7000克()9千克算一算:出示一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三、比一比: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四、想一想:120\n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三、实践活动: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四、思考题: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六、作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课题称一称练习课120\n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19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通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调查汇报同学们,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千克和克,上节课让你们到商店调查那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各是多少,谁来说一说?二、实践操作1、猜一猜今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什么?老师也带来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袋子让学生猜一猜)打开袋子验证。想知道一些什么吗?(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千克苹果?)想知道有多少个苹果怎么办?(数一数)想知道有多少千克苹果怎么办?(称一称)2、动手实践(1)教师称苹果的重量。你们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1千克)我们一起数一数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2)分组活动。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并且把数的个数填在表格里。然后展示在黑板上。(3)请小组长上来汇报情况。120\n(4)看着这些表里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各种、蔬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3、估一估(1)出示教师带的梨,你们能估一估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为什么?(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谈话:都是1千克,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也不一样。、4、称体重。(1)先认识秤,然后分组称。称完后填在表格里。(2)阅读“你知道吗?”再用这种方法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并结合进行健康教育。三、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和减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20\n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20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能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用正确、合理的算法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估算。教学准备数学卡片教学情境挂图。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引入新课1.口算下面各题。23+4050+3576+2037+84+2960+14学生口答,选择其中几道题目说说是怎样想的。2.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二、新授1.弄清题目的意思。教师出示图面,让学生观察。(只出现三种玩具,问题不出示)先引导学生看图,选择两种你喜欢的玩具提一个问题。学生提问后,出示问题,并要求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44+25=44+38=2.探索算法。提问:这两道加法题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学生先独立思索后,再在小组内说说是怎样算的。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很多,学生可能有的算法,如“44+38”可以将十位和个位相加,然后将两部分和起来:也可以先算“44+30”,再算“74+8”,还可以先算“44+8”,再算“52+30”等等,只要方法合理、正确,都应该肯定。提问:你认为谁的方法比较好?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120\n3.对比算法。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组织交流。指出:在口算时,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4.小结。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两个数的和,再算出两个数的差。三、练习1.口算卡片练习(1)同桌两人拿出数字卡片。(两位数)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和。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2)同时拿出一张,算出这两个数的差。谁算得快,卡片归谁。比比,谁得到的卡片多。直接写得数。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2.夺卡片游戏3.完成P40想想做做看谁都能口算对!68+17300+80050+26700+90054+3435+5972+24300+60044=46600+50025+5739+43四、布置作业完成P39(2)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和减120\n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2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的口算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准备情境教学挂图、卡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出示情境图:玩具商店。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想好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然后各小组的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分类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做的问题,让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这样及时复习并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如下:(1)玩具客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2)玩具火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3)玩具火车比玩具客车贵多少元?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指名说算式并板书:38-25、44-25、44-38)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120\n这三道题的笔算方法我们早已学过,这节课我们研究口算方法,先来研究38-25的口算方法。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小组里讨论。在班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1)38-20=18,18-5=13。(2)38-5=33,33-20=13。(3)30-20=10,8-5=3,10+3=13。你们的想法,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看着这些算式,你能说说口算时各是先减哪一位上的数,再减哪一位上的数吗?44-25得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口算得数。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1)44-20=24,24-5=19。(2)44-5=39,39-20=19。(3)把44分成30和14,,30-20=10,14-5=9,10+9=19。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小组讨论,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找相同点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让学生自己口算44-38。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2、做“想想做做”第2题。“夺红旗”游戏。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3、做“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120\n(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做“想想做做”第4题。(1)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做“想想做做”第5题。(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2)口算得数,集体校正。6、做“想想做做”第6题。(1)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2)学生交流估计方法。(3)通过算一算,经验估算情况。7、做“想想做做”第7题。(1)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2)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叙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和减120\n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22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3.培养良好学习情绪以及乐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初步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初步感知1.猜玩具个数今天,老师先和大家做个游戏。(出示两个盒子)这里有两个盒子,里面装着些动物玩具。红盒子里装着2个动物玩具,猜猜黄盒子里装了几个动物玩具?(指名猜)只要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就能猜对了:黄盒子里装的个数是红盒子里的2倍。(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2.验证打开盒子验证玩具个数。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老师相信接下来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二、新授1.出示情景图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两个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提问,问到“上衣多少钱”时,请学生口头解答,老师板书出算式)。2.教学例题(1)(1)理解题意妈妈想考考玲玲,问道:“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吗?(指名说)(2)画线段图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听过吗?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画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画多长呢?(指名说,然后再画)为什么画3份这样长?(指名说)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括号和问题)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120\n(3)解答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老师板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比较,提示课题这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题要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题)(5)第二种解法要求“一共要多少元?”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同桌讨论,再指名说,老师板书)4从哪里来?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说说。(指名说)3.教学例题(2)(1)解题意妈妈还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谁来读读问题。(指名读)(2)线段图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那怎么表示?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3)解答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指名板演。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第二种解法还有其他方法吗?(指名说)2从哪里来?(5)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同桌说,再指名说)三、练习1.P43(1)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P44(2)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编题练习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要求什么。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四、布置作业P44(4)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和减120\n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6~9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23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教学难点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看线段图解题1、口述线段图意义。2、要求列出算式。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二、应用题练习1、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2、列出算式并解答。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2、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2、列出算式并解答。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三、课堂练习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四、全课总结。五、作业:P44——45.5、6、7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减法120\n课题练习课教学内容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24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教学难点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45.8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口述题目意思,口答问题的含义。指名回答本题的数量关系。学生独立完成。小结。2、P45.9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目含义。学生独立完成。班级评讲: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么列式?小结。3、P45思考题指导学生先画出线段图表示题重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看线段图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学生独立解答。二、课堂练习1、停车场有小轿车28辆,大客车的辆数是小轿车的3倍。一共有多少辆车?(还可以怎样提问?)2、小红摘了25千克黄瓜,小明摘的西红柿的重量比黄瓜的3倍少10千克。小明摘了多少千克西红柿?3、小方家养了4只母鸡,每只母鸡孵出2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45.8、9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减法课题练习五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的第1~5题。教案属性第6课时总25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2.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想法作出简单的评价。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旧知1.口算65+17=    300+900=    1400-800=   73-23=    36-15=     56+37= 二、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全班校对,集体订正。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比较。全班交流,得出结论。2.完成练习五第2题。讲解教具使用方法。同桌合作练习,一人操作,另一人口算,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练习。3.完成练习五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总结:加法中应注意个位是否要进位,减法中注意十位是否要退位。4.完成练习五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校对。5.完成练习五第5题。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120\n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让学生问题,并独立解决。三、补充练习1.口算32+57=   40-23=  37+55=   80-64=57-39=   26+43=  76-64=   14+68=25+44=   61-46=  19+76=   26+63=2.你能估计出哪几题的得数比7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70大吗?35+32=   92-27=  88-19=   39+38=35+37=   94-23=  34+35=   56+18=3.解决问题(1)小刚收集了72张邮票,小明比小刚少46张,两人一共收集了多少张?(2)白兔有26只,灰兔比白兔多17只,黑兔比灰兔少15只,你能得出哪些问题?四、布置作业竖式计算,并验算。84÷7=  91÷9=  64÷2=  55÷5=  61÷3=  84÷6=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和减课题练习五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第6~9题。教案属性第7课时总26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想法作出简单的评价。3.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46.6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能一步求出问题吗?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小结。2、P47.7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能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吗?怎样列式?为什么?3、P47.8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并要求画出线段图。评讲。小结: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4、P47.9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问:这题的线段图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120\n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小结。二、课堂练习1、一辆中巴车可以坐25人,有80位同学坐车郊游,3辆这样的车够坐吗?2、桃树有2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学校买来了39只篮球,买来的排球比篮球的3倍还多4只,买来的足球有多少只?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46——47.8、9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减法课题练习五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第10~13题。教案属性第8课时总27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47.10独立完成后评讲。小结(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P48.11引导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分析每小题,指出必须找出合理的选择信息解决问题。二、课堂练习1、某城市六月份的降水量是42毫米,七月份比六月份少了14毫米。六、七两个月一共降水多少毫米?2、狗的寿命大约有12年,马的寿命大约是狗的2倍,大象的寿命大约比马长6年。大象的寿命大约有多少年?3、一班收集了69节废电池,二班收集的是一班的3倍,两个班一共收集了多少集废电池?4、卡车有34辆,客车比卡车多17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4倍。轿车比卡车多多少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思考题1、P48120\n出示第一组的三道算式,引导观察并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后再尝试着按规律接着往下写。第二组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2、找规律填数。⑴1、3、9、27、()、()⑵1、2、3、5、8、()、()四、布置作业竖式计算并验算。91÷3=87÷6=74÷5=81÷6=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课题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2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28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3.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了解24时记时法,教学难点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大家说的晚上8时用的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阿姨说的20时用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啊这是同一时刻的两种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24时记时法。(出示:24时记时法)二、操作演示,深化认识1、提问:关于24时计时法你了解多少呢?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有的是对的,有的是不完全正确的,到底什么是24时记时法,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的某一时刻呢?2、认识0时到12时(1)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是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表示也就是0时。那时你在干什么呢?(睡觉)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2)(时针转动,时针转到6:起床了)起床了!现在是什么时间了?(6时、上午6时)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6时。(3)(时针转至7出现:上学了)上学了!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上午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时。(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上午或者下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上午或者下午。)在这12个小时中,除了起床、上学,你还有可能做哪些事呢?120\n3、认识13时到24时(1)(时针继续转动到13)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谁来说?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请电脑告诉我们吧。(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2+1=13更加方便。(2)(时针继续转动)抢答,用24时记时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选择几个:)(3)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下午或者晚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下午或者晚上,而且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三、巩固练习,发展延伸学生课前收集资料1、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从0时到24时就代表一天,在一天当中可以做很多事,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吧。2、出示四副图,让学生依次汇报:你会用24时记时法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向她一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小主人。好吗?3、提问:了解了一天的安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隐去两副,剩上学图和睡觉图。同样是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为什么一个是9时,另一个却是24时?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4、资料展示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记时法,那么哪些地方是用它来记时的呢?大家在课前已收集了一些,愿意和大家共享吗?(学生书面或者网络资料汇报)提问:除了同学们介绍的那些,还有这些(出示:营业牌、通行标志、火车票)你能用24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分别读一读吗?学生读。师: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课题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29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情境导入,探究方法。谈话: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时丰富多彩,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长时间?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在这张节目预报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短?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教师选择一些板书。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整时段时间计算,这一类计算比较简单。另一类是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着重教学第二类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说说计算思路,师生共同分析。如“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想到读的算法有:(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钟,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2)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钟,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钟,10+30=40分。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做“想想做做”第1题到第5题让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做完后交流。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学习“你知道吗?”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30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在制作时间安排表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时怎样度过的,和大家说说好吗?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周末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1、引导学生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出示挂图“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引导学生观察。问: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再交流。(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3)小华购书用了多少时间?(4)小华参观动物园用了多少时间?(5)小华制作航模用了多少时间?120\n在班上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问: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安排表。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再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更合理,更有意义。选择一些贴在黑板上展览。谈话: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三、总结评价学习“你知道吗?”通过刚才得认真学习,同学们都给自己周末一天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今后你能把你的周末安排得更丰富、更科学、更合理,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3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形手帕、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新课导入1、这本书的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平平的。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平的)2、出示长方形,这是___?(引答)3、这块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这块橡皮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4、出示正方形,这是_____?(引答)5、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二、新课教学(一)研究什么.你觉得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来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们暂时只先研究它们的边和角。还有的我们放到以后研究。(左右板书:边、角)(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120\n1、今天老师给了你们许多纸,你能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吗?小朋友自己找,老师也来找,你们找到了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老师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2、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对了!要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3、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4、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和小朋友亲自动手观察,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小朋友汇报你们一组讨论的结果?5、指名汇报:6、我们的小朋友真是棒,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哪些啊?我们一起说,语句说完整。(教师板书)7、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8、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吗?(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1、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我们就要来认识正方形特征。老师这儿有一张正方形纸片,你们有没有?(没有,只有长方形纸片。教师把正方形纸贴上黑板。)谁会动手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2、学生演示。你的手儿真巧,老师告诉大家,他变的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为什么说它是正方形呢?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我们还是分小组研究,先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变成正方形,再用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得出结果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教师巡视指导)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120\n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学会了哪些本领?2、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指名说: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每条边都是一条什么?(线段)我们说,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3、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说明: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三、巩固练习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些练习,来考一考大家有没有都掌握了。1、第一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2、第二题,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正方形?老师提醒小朋友,一定要满足报告上有关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才可以断定它是正方形。3、举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4、判断:(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说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20\n(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打开书本,翻到105、106页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五、作业布置1、思考题:数出图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2、练习二十三第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长方形正方形认识周长教学内容书61-62页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32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2、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2.操作中理解周长。(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给予确认)(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1)(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板书:测量计算)(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2)巩固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内容书63—65页的内容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33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活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1、复习“周长”的意义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谁愿意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的长度?(学生上来指出)(学生讨论、反馈)师:这里有许多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红笔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同学们拿出桌上同样图形的纸描起来)2、探究求“周长”的方法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周长是有长短的。你能判断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生回答:师:现在有三处不同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让大家心服口服。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讨论。(学生讨论,或同桌交流)师:大家想到的方法,都可以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也能比较出它们的长短。但是,如果我们要大家比较的不是两个图形,而是两个不同操场的周长,那么用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呢?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师:我们先来量一量、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刚才这位同学想到先量后算的方法。那么该怎样量?又怎样算呢?120\n生:我认为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师:对!现在,一个操场的长和宽已经量好了,请同学们看题(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校操场是来一个长方形,长105米,宽80米,小强绕操场四周走一圈,走了多少米?),求小强走了一周,就是求什么?生:长方形的周长。师:操场的周长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思考完成。(同学们独自进行计算后,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用多媒体动态、随机演示把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三种不同算法)(1)105+80+105+80=370(米)周长=长+宽+长+宽(2)105×2=210(米)80×2=160(米)210+160=370(米)周长=长×2+宽×2(3)105+80=185(米)185×2=370(米)周长=(长+宽)×2师: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长方形周长的三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只要知道长和宽就能求出周长,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能求出周长。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习。3、周长计算的应用1、周长的基本应用。2、引深拓展。出示书第55页的第5题:A、B的周长相等吗?师:计算B图的周长,光靠图上提供的数据行吗?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练习六教学内容P66——67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34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66.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评讲小结。2、P66.3、4自由读题,明确题意。尝试独立解答,再班级交流讨论。3、P66.5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每张书签的周长?小结: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4、P67.6事先发给学生如题中规格的长方形两个。要求学生先量出数据,再尝试拼出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思考: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5、P67.7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并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120\n班级内再进行欣赏和评价。6、P67.思考题先引导学生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二、拓展练习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25米,小红沿着操场的边跑了3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2、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长是20米,宽是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3、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三、全课总结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教学内容P68——69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35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引入课题谈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请你从组长那里去领一个吧!请你想一想,你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指名回答。谈话:为了得到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图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板书课题)二、实践操作1、围一围。谈话: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把书翻到66页,看一看上面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让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在小组内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2、摆一摆,120\n谈话: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请看课本第66页,要求我们用什么摆,摆成什么图形?请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棒,检查一下4根短的长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不是5厘米。你打算怎样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先想一想。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周长是多少?请组长填表。长方形正方形长宽周长边长周长引导学生说:我们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3、拼一拼。智慧爷爷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你们收到了吗?里面是什么?这12个小正方形请你猜猜智慧爷爷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读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样拼,同桌合作,可以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记录填表格。长宽周长120\n指名学生交流。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填好了这张表格。请你观察一下表格里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把你记录的结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师帮你们把回信寄给智慧爷爷。4、量一量青菜老师还给我们同学准备了一个挺有挑战性的题目。读一读,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交流,你是怎样量的?周长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一条一条量的。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条长和一条宽。(用课件演示一下这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练习时可以先观察,找找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再动手,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5、估一估。你利用估计餐巾纸和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三、总结艺术节上,我们全体学生和老师准备了一台精彩的节目。体育老师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舞台,你怎样测量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课后去实践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可行。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70~71页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36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在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口算:7×9=50×6=5×9=6×7=80×9=7×90=指名口算,说说7×90的算法。二、新授1、教学例题:播放光盘,出示场景图。看图,说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播放光盘,出示问题:女孩跑多少米?指名口头列式。想一想:你能自己算出结果吗?想好后先同桌间交流交流。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2、教学试一试:继续播放光盘,出示问题:男孩跑多少米?120\n指名口头列式。想一想:怎样口算呢?想好后先同桌间交流交流。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比一比:试一试的题目和例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一组一组口算。比一比: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有什么联系?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卡片,移动卡片,算出上下两个数的积。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口算,然后交流答案。指名说一说上下几题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做“想想做做”第6题: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你从呈现的场景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会解答吗?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方法。全班交流想法。四、课堂作业:P71第4题、第5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P72~73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37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大致范围;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笔算或估算;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情况。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光盘、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学习例题⑴观察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问:根据刚才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⑵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⑶班级汇报: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试一试”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1、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1、想想做做1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120\n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2、想想做做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4、想想做做4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5、想想做做5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6、想想做做6独立完成,集体评讲。7、拓展题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练习七教学内容P74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38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的多样性计算策略。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计算过程中的连续进位问题。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激发兴趣:我们前两节课学会了三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二、进行练习:1、做练习七第1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让学生估算第一组题13×212×3,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教师进行示范引导估算方法:如:13接近10,10乘2得20,3乘2没有进位,所以13×2的积是20多。其余各题,同桌间互相说说估算过程及口算结果。集体交流。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先估算来判断自己最后计算结果的正确率。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增加难度,你们有信心完成得好吗?2、做练习七第2题。先自己在心里估计积几位数,再进行笔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运算过程。3、做练习七第3题。播放光盘,指名学生列式,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然后计算。120\n4、做练习七第4题。播放光盘,指名说说获得什么信息。选择合理的条件,进行解答并交流。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三、练习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呢?四、布置作业:第2题下面一行。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练习七2教学内容P74——75第5——9题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39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的多样性计算策略。能合理地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激趣:前一节课通过练习,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同学们掌握得很好,想不想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二、进行练习:1、做练习七第5题: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出得数。然后找一找规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体会: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可以乘以这两个数的积,积不变。再举冽让学生练习:想一想,怎样算可以更简便?200×2×3400×2×4300×3×4100×2×62、做练习七第6题:就一题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613×8怎样估算呢?规范学生语言,掌握估算方法:将613看作600,600×8=4800,所以积是四位数。同桌间互相说说估算结果。选择前四题进行笔算,看看计算结果与估算是否一样。(板演与齐练)120\n小结:今后计算时可以先估算积的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3、做练习七第7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4、做练习七第8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5、做练习七第9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求“沿菜地四周小路的长度”就是要求什么?然后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三、补充练习:1、书店星期五一天卖出263本书,星期六卖出的是星期五的3倍,两天一共卖出多少本?2、王大爷在一块边长是165米的正方形菜地围篱笆,篱笆大约有多少米?四、练习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五、机动练习:思考题。六、课堂作业:练习七7、8、9。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76——77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40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自主探索出“一个数与0相乘得0”。2、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月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难点乘数中间0的处理。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故事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为你们将一个故事:一天,有三只小猫一起去钓鱼,可是当它们看到河岸上飞来飞去的蝴蝶时都一起捉蝴蝶去了,就这样一天很快过去了,三只小猫都顾着捉蝴蝶,你们说,它们到最后能钓到鱼吗?二、教学例题1、教学例题:0+0+0=3×0=播放光盘,播出“小猫钓鱼”的场景图。提出问题:三只小猫都没有钓到鱼,你能用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写出小猫钓鱼的结果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说说你的想法,能理解3和0相乘等于0吗?3与0相乘得0,那么下面这些算式呢?完成“想一想”:先思考、填写结果,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是不是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教学例题102×4=播放光盘,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图。说说你从场景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让学生说说看台座位的排列情况,怎样计算一个看台的座位数?学生列式并交流结果,教师板书:17×6=102(个)讨论: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你能先估一估吗?指名多生说。你会笔算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笔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算的?追问:乘数十位上的0要不要与乘数4相乘?比较:笔算和估计的结果一样吗?120\n小结:乘数中间有0时怎样乘?我们今后可以先估算再计算,这样可以检验自己的计算情况。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直接口算得数。说说6×0为什么得0。2、做想想做做第2题:板演与齐练。就学生板演情况说说计算过程。将有错的学生的作业展示到投影仪上,大家一齐帮助找问题。3、做想想做做第3题:刚才同学们能帮助其他同学找到存在问题,现在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你能来做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吗?学生自行对每道题进行认真地检查,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集体交流。4、做想想做做第5题:播放光盘,出示场景图,让学生仔细看图,你能估计4个书架大约共有多少本书吗?说说估算方法。5、做想想做做第6题:播放光盘,出示场景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乘数中间有0,中间的0一定要乘。可以先估算出结果再计算。)五、布置作业:P77第4题下面一行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P78——79教案属性第6课时总4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难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复习:1、口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300×3500×48×700×500200×76×5009×6004×0+8指名学生说说6×500的口算方法。2、笔算:458×3308×9让学生说说308×9的笔算过程。追问:0与9要不要相乘?积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到的?小结: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乘数中间有0,0一定要与一位数相乘,乘好后如果前一位乘下来有进位要加上进上的数。二、新授1、教学例题4×120播放光盘,出示情景图,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出算式。你能口算出结果吗?怎样口算的?(4×12=484×120=480)你能列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板演与齐练)120\n集体交流算法。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竖式,想一想:积有什么特点?我们能像口算一样,先算4×12吗?那怎样列竖式呢?教学简便竖式的写法。2、教学试一试250×6700×9会算吗?自己试试看,学生尝试计算。集体交流算法,讨论:每题积的末尾的0各是怎样得到的。小结:乘数末尾有0时,怎样算比较简便?(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板演与齐练)集体校对。(对有错的同学大家一齐帮助找找错误原因。)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做第1组。自己列出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板演与齐练)集体交流竖式写法及计算过程。3、做想想做做第3题:同桌间一组一人做一题。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交流答案,体会上下两题的联系。5、做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先独立填表,再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P79第5题、第6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P80——81第1——3题教案属性第7课时总42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两种方法解答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教学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2、收集信息。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4、出示完整的例题。你能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组织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问:你是怎样想的?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继续引导理解方法二的思路: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120\n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问:这种方法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归纳反思⑴问: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⑵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揭示课题。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1、想想做做1⑴收集信息,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⑵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⑶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重点问一问步同方法的计算依据。2、想想做做2、3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第3题解答后问:如果我们所在教学大楼内也如此摆放花,那么一共要放多少盆呢?3、模拟购物游戏要求: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轮流推选一名顾客和一名售货员,学生根据顾客的不同购物要求进行计算,售货员进行裁判。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五、作业:想想做做1——3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练习八1教学内容P82第1——5题教案属性第8课时总43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运算方法,能将估算与计算有机结合,并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选择。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激发兴趣:我们前两节课学会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二、进行练习:1、做练习八第1题。学生独立进行口算。(限时1分钟)校对答案。指名说说2×210的口算方法。追问:怎样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做练习八第2题。学生独立进行笔算。(限时3分钟,一组一组地算。)校对答案。指名说说最后一组题的笔算过程。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追问:怎样笔算乘数中间或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自己在心里估计积几位数,再进行笔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运算过程。3、做练习七第3题。指名读题目,明白要求:不算出得数把积小于4000的算式圈出来。先让学生估算504×8积的范围,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教师进行示范引导估算方法:如:504接近500,500乘8得4000,120\n504大于500,所以504×8的积是大于4000。学生掌握了估算方法,独立做题,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指名说说其它各题的估算方法。学生进行笔算,验证估算情况。(做上面一行)4、做练习八第4题。播放光盘,指名说说获得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交流。5、做练习八第5题。先引导学生看懂表格,然后学生独立填表。交流:你是怎样求总价的?通过做这题,你觉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三、练习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掌握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四、布置作业:第3题下面一行。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练习八2教学内容P82——83第6——9题教案属性第9课时总44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思维训练:1、填上合适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1)、----------------,5箱热水瓶多少元?2)、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3)、一只羊一天吃草3千克,----------?引导生看清题目,弄清哪是补充条件的,哪是补充问题的,再让学生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列算式。集体订正时,指名回答并说出列式的理由。2、看懂图意和题意再解答:学生列式,然后指名说出列式的理由。二、进行练习:1、做练习八第6题: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出得数。然后找一找规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写一个相应的算式吗?2、做练习八第7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120\n3、做练习八第8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列式的理由、思考过程。4、做练习七第9题:播放光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最后交流自己列式的理由、思考过程。5、做“思考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做出大胆的假设:什么情况积可能最大?根据学生回答,得出共同的假设:531×7或731×5的积可能最大。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假设。第二题的处理方法同第一题。三、补充练习:1、学校买了4箱乒乓球,每箱10盒,每盒10元钱,一共花了多少钱?2、学校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68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3、商店里的绿气球有86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绿气球的3倍,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2倍,红气球有多少个?四、练习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堂作业:练习八7、8、9。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单元复习1教学内容P84第1——5题教案属性第10课时总45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教学的有关乘法口算、笔算、估算。教学难点运用题组的对比,体会计算中的一些规律。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估算,并且也有一定的速度,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乘法计算练习大比拼,进行闯关比赛,愿意参加吗?有信心在闯关练习中获胜吗?好,闯关开始!二、闯关练习:1、第一关:完成第1题:播放光盘,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做在书上。交流答案。祝贺闯关成功的同学。让学生说说最后一组题的口算方法。2、第二关:做第2题:先完成第一组题。(板演与齐练)集体校对答案,然后比一比:上下三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分别是怎样算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完成其他两组题。(限时四分钟)集体校对答案,祝贺闯关成功的同学。让有错的学生说说错误原因。3、第三关:做第3题:120\n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计算,然后集体校对答案,祝贺闯关成功的同学。指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456×4×2309×3×3780×2×34、第四关:做第4题: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说说496×5的积大约是多少,怎样算出来的。通过此题让学生明白估算方法:将496看作500,500×5=2500,所以积大约是2500。学生独立在书本上连线。交流结果及判断积大约是多少的方法。祝贺闯关成功的同学。三、练习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估算,今后计算时只要你做到认真、细心并能在做完后进行检查,就一定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四、布置作业:P86第2题最后一组题、第5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课题复习(2)教学内容P84第6——9题教案属性第11课时总46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激趣练习:我们学过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估算,今天我们就运用所学过的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愿意吗?二、进行练习:1、想想做做第5题: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来回”的?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让学生明白“来回”的意思。学生解答,然后集体交流答案。2、想想做做第6题:播放光盘,让学生说说从光盘上获得了哪些信息?让两个同学上来表演,通过表演理解“小华中午不回家;小芸中午回家吃饭”告诉我们的信息。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和比较,然后集体交流答案。3、想想做做第7题:播放光盘,让学生看懂图意。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集体交流说说两种方法列式的理由及思考过程。4、想想做做第9题:120\n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一题一题的解答,提醒学生可以运用估算做第1小题。逐题讨论。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吗?学生自提问题并解答。三、解答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看一看从第1棵树到第2棵、第3棵树……各相距几个5米?你有什么发现?(段数比棵数少1)学生解答。补充: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四、补充:1、学校跑道长100米,小明在这条跑道上跑了3个来回,他一共跑了多少米?2、每组有6人,每人做8朵花。5组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3、草地上有1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9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4倍。小鸡有多少只?五、布置作业:P85第7、8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观察物体课题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内容P86——87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47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3、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教学准备一个大些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在其六个面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调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师讲台上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它的哪几个面?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讲述:观察长方体时,正对着我们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侧和右侧的面都叫做侧面,顶上的一面叫上面,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观察到哪几个面?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猜一猜,你知道从老师所站的这个地方观察到了几个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说说依据。2、出示图书柜图: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几个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3、小结:观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物体的面也会不同。老师的个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而学生个子矮,她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二、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1问:你能指出洗衣机和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2、想想做做谈话:请同学们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诉同桌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活动指名口答。3、想想做做3120\n出示正方体、长方体模型,谈话:请小朋友们从各个方位进行观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学生观察、讨论,小组交流,请一组在班级内交流,其它组补充。讲述:因为正方体、长方体每两个是相对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请小朋友说说图中的正方体、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4、想想做做4指名读题。谈话:想一想正方体的形状,你不看正方体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吗?指名回答。谈话:把正方体拿出来,从正、侧、上面观察,看看回答对不对。学生活动。5、想想做做5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各自动手把两个小正方体照书上的样子摆在桌上。各自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摆成的物体。指名口答书中的问题。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物体,你有些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观察物体课题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教学内容P88——89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48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观察3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状,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用3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2、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状,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教学难点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用3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2、每人自制与正方体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8张。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操作引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能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拼搭搭吗?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汇报,并将拼搭出的各种可能以图片形式贴于黑板上。3、揭示课题。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⑴出示图形要求每人按照这幅图的样子,先摆一摆,摆好后相互检查摆法对不对。教师巡视,发现摆错的及时纠正,以达到每个学生都摆对。⑵谈话:请同学们从正面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在桌上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张纸片表示的是哪个正方体的哪个面。全班交流。再从侧面和上面分别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摆一摆,同桌互相交流。问:为什么从侧面纸看到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上面看到了几个小正方体?摸一摸物体上面的这2个小正方体,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么?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把高低不同的两个正方体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设想把高的正方体压下去,压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⑶问:你能在书上连一连吗?2、教学“试一试”⑴指指名读题。问:题目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⑵谈话:每人尝试用3个正方体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摆好后从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目中图形的样子?再同桌互相检查。⑶120\n让学生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画好后展示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集体评讲。指名口答。问:你从侧面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从上面看呢?三、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1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摆物体,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在书上连线。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2、想想做做2自由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把3个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出示图问:这幅图是从哪一面看到的?1、想想做做3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谈话:如果想从上面看到的是,你能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摆,摆好后互相检查。谈话:从正面和侧面分别看到了怎样的形状?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画好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4、想想做做4指名读题,问: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它与前几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摆放物体,先自己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5、想想做做5出示下面的图形谈话:你知道上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吗?小组内交流,重点讨论第三幅图里为什么有4个小正方体。四、全课总结今天你们观察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内容P90——91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49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2、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教学难点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1、想一想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2、猜一猜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学生各抒己见。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引出课题,并板书。3、说一说。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120\n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教师讲解示范画“正”示范的书写格式。1、摸一摸。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学生活动。⑴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⑵组长汇报摸球结果。⑶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⑷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三、玩中交流,内化提高1、想想做做1⑴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问: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⑵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120\n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⑶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⑷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⑸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2、想想做做2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小组同学合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问:你是怎样想的?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四、小结反思,整理知识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乘法统计与可能性课题统计与可能性2教学内容P92——93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50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3、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4、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 学会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大小,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引入活动1、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2、学生交流并反馈。3、小结: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4、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二、开展活动1、摸球活动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⑴猜想同桌猜一猜。⑵实验四人一组讨论分工、记录摸球结果的方法;小组活动。⑶120\n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问: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一个条形图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为什么?⑷推测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⑸练习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4个红球,4个黄球。7个红球,1个黄球。2、掷小正方体活动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3、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出示课本图片,谈话: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提出活动要求: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同桌进行操作;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装的?怎么想的?三、活动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乘法统计与可能性课题练习九教学内容P94——95练习九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51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综合练习课,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 学会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大小,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难点 学会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大小,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94.1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填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形式。评讲:图中每一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学生将“经常”、“偶尔”等表达方式与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根据地使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从而发展数学思考。2、P94.2、3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经常”、“偶尔”等词的含义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让学生在获得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相应的词语。问:看了这几个转盘后,你有什么想法?你能用“经常”、“偶尔”来说明转盘的转动情况吗?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经常出现的?哪些事情是偶尔出现的?3、P95.4出示题目图画,要求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再用线连一连。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么想的?4、P95.5出示统计图表,观察图表,了解题目要求。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及分工合作情况。讨论活动步骤,教师及时给予纠正与帮助。小组活动。汇报活动结果。评讲:从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在你们组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120\n如果我们班想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5、P95思考题明确题目要求。问:这道题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涂色?学生活动。组织交流讨论。二、全课总结三、作业:准备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各1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20次。先估计每次摸的结果,再把实际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中。你能涂出条形图来表示摸牌的结果吗?问:如果再放进3张红心的牌,任意摸2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乘法统计与可能性课题摸牌和下棋教学内容P96——97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52课时课型实践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理解,进一步体验从实验中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2、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相互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摸到红桃牌的可能性大了,摸到其他花色牌的可能性相对小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摸到红桃牌的可能性大了,摸到其他花色牌的可能性相对小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玩过下棋打牌的游戏吧,下棋打牌主要的目的是养生益智,围棋、象棋、扑克各有各的玩法,也各有各的乐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摸牌和下棋,一起来体会“棋牌乐”。二、开展活动1、活动一:摸牌游戏⑴谈话:每人准备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各2张,洗牌后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摸之前,先估计每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把你估计的数字写下来。⑵学生洗牌并写出估计数。⑶谈话:下面开始摸牌,注意摸牌时要从8张牌中任意摸一张看看是什么花色,在P96的记录表中用画“正”字的方法做记录,然后把牌放回,并重新洗牌,再继续摸牌,记录。摸牌40次后,在记录表下面的方格里涂色,用直条表示摸牌结果。⑷学生各自进行摸牌、记录和制图的活动。⑸120\n谈话:观察条形图,看看摸牌的结果和自己估计的是否差不多,并在小组内交流活动的发现和体会。⑹班级交流摸牌游戏的体会。⑺谈话: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牌,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先猜一猜,再合作实验。⑻同桌活动,班级交流,并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⑼同桌合作活动:任意选择不同张数、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先估计摸40次的结果,再实验。⑽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取扑克牌的花色和张数。例如:如果摸到黑桃牌的可能性最大,你准备怎样选牌?2、活动二:下棋游戏⑴谈话: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正方体,5面涂红色,1面涂黑色,剪下教材附页的棋纸。同桌一人拿红棋,一人拿黑棋,都从“0”开始走,谁走棋用抛小正方体的方法确定。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不管谁抛的,只要红色朝上,红棋就走棋,每次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走棋,每次走两格。谁先走到最后一格谁为胜。两人轮流交换棋子下几盘,哪种颜色的棋胜了就在书上P97的方格图上涂一格。⑵同桌合作,轮流选择红棋开展活动。⑶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一共胜了几盘,其中执红棋时胜了几盘,执黑棋时胜了几盘,小组长统计全组红棋和黑棋获胜的盘数。⑷在班内交流游戏结果。各组汇报红、黑两种棋获胜的盘数,教师记录,一起合计。讨论:为什么红颜色的棋胜的盘数多?如果要使两种颜色的棋获胜的次数差不多,只改动黑棋每次走动的格数行吗?怎样改?如果只改动小正方体上涂色的规定,可以怎样改?三、活动总结四、作业: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比较合理的下棋策略?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课题认识几分之一1教学内容P98——100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53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掌握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1、认识二分之一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120\n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学生自学课本。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2、想想做做1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3、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120\n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1/2>1/81/4>1/82、想想做做3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指名回答。3、想想做做5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小组内交流。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2、想想做做6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课题认识几分之几2120\n教学内容P101——104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54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折一折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二、试一试1、学习“试一试”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120\n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2、“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三、比一比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5和2/5的大小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四、做一做1、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2、想想做做1、5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五、读一读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六、全课总结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P105——106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55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算理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个人加工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1、简单的分数加法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组内讨论,交流想法。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2、简单的分数减法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组内交流算法。120\n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想想做做1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2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3、想想做做3独立读题完成,指名说出题意。集体订正。4、想想做做4指名说出题意。在小组内一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共同解答。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四、拓展延伸P106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去填一填,再比一比,然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不必揭示分数基本性质的名称及其抽象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课题整理与复习1复习内容乘法、除法(第一、七单元)教案属性第1课时总56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教学难点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出示题目1、238×4208×4280×4800×4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指名板演,并齐练。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2、64÷265÷265÷6指名板演,并齐练。评讲:计算过程、计算的注意点、格式的书写要求。要求说出题目之间的区别。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熟记。二、练习指导1、P109.4估算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并要求说出估算方法。指名计算,再进行比较异同。2、P109.6、7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对学生中存在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困难给予解答。三、全课总结四、作业1、P109.4、6、72、补充应用题(略,五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课题整理和复习2复习内容认数、千克和克(第二、三单元)教案属性第2课时总57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学难点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教学准备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认数1、回忆在“认数”单元学会的知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2、课堂练习⑴回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要求熟记。⑵读数:3245304530053050100003500要求:读出上面各数。说出读数过程的注意点。说出各数的组成。⑶写数:五千四百一十三四千零七十八千零六一万二百三十九千九百要求:写出上面各数。说出写数过程的注意点。说出各数的组成。⑷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比较上面第⑵中各数的大小,并能说出比较方法。3、练习指导:P108.2指导看图,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组织讨论:你是怎样解答第2小题的?120\n二、千克和克1、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名称、实际重量、进率。2、P108.3独立完成,组织交流。问:怎样比较出商品的重量?三、全课总结。四、作业布置1、练习册上相关内容。2、补充应用题(略,五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20\n课题整理与复习3复习内容24时记时法教案属性第3课时总58课时课型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对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学难点提高运用学过的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引导梳理知识1、在“24时记时法”中你学会哪些内容?2、你在这一单元中哪些内容学得最好?有什么学习经验或学习中要注意的地方介绍给同学们?二、组织复习1、时间的转换⑴将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上午6:20上午9:30中午12:00下午1:40晚上7:50晚上11:25⑵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6:4015:4012:0024:0020:4017:30⑶指名学生口述转换的方法。2、P108.1独立看图,理解图意独立完成,组织评讲。归纳总结。二、课堂练习120\n1、小明每天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晨6:30起床,他每天的睡眠时间有多长?2、一家快餐店5:30营业,23:00结束一天的营业,求这家快餐店每天的营业时间。3、图书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1:30,13:30——18:00,求这家图书馆的开放时间。4、一列火车7:15从南京开出,8:10到达镇江,8:21分再从镇江开往常州,你能算出这列火车从南京到镇江的运行时间和这列火车在镇江的停靠时间吗?三、全课总结四、完成作业补充题目(包括时间的转换和有关时间知识的应用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20\n课题整理与复习4复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属性第4课时总59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出示2、要求说出图形名称。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教师相机板书(特征,关系,各部分名称,周长计算方法)二、周长计算方法1、计算图形周长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周长。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求它的周长。长是6米,宽是3米,求它的周长。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课堂练习⑴给一块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缝制花边,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花边?合多少分米?⑵小红沿着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2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120\n⑶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⑷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如图:篱笆长多少米?⑸用两个边长都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⑹用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三、全课总结四、作业:1、P111.10——12(完成在书上)2、练习册上相关习题。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20\n课题整理与复习5复习内容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教案属性第5课时总60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学过的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学难点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增强数感。教学准备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练习指导1、P110.9⑴独立看图,理解图意。指导学生从正面依次观察六幅图,说出看到的图案。⑵再要求从侧面、上面进行观察。⑶按课本中的要求练习。⑷组织讨论交流。⑸拓展:按教师要求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案。2、P110.13⑴引导看图,了解图中每一份所用的分数。⑵引导审题,明确题目要求。⑶指导思考。⑷组织交流。⑸教师小结。3、P112.15⑴指导理解题目意义,分小组活动。⑵组织讨论题中第⑶⑷问。⑶全班交流,归纳总结。二、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教学反思120\n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课题整理与复习6复习内容加和减(含应用题)教案属性第6课时总61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紫金无涯子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复习过程个人加工一、应用题解题能力指导1、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2、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比裤子的3倍多(少)5元,一件上衣多少元?3、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比是裤子多(少)3元。?4、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84元,一件毛衣的价钱比裤子和上衣的总价钱少15元,一件毛衣的价钱是多少?5、商店有6袋乒乓球,每袋有5个,每个乒乓球售价2元,这些乒乓球一共售价多少元?6、一头牛一天吃草15千克,照这样计算,5头牛一个星期吃草多少千克?7、看图,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二、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教学反思120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