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上学时间苏教版9.2上学时间课题上学时间单元第九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展调查—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开展统计活动的经验,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对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的理解,进一步培养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在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对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的理解,进一步培养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难点经历“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展调查—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开展统计活动的经验,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学法自学、合作探究、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教法探究合作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学生先思考再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数据分析整理的方法。通过巩固数据整理,再为新知—上学时间做铺垫,便于孩子们理解总结上学时间的整理。\n讲授新课你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和同学相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自学探究:记录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连续记录5天,再和同学交流。说一说:①估算的依据是什么?②怎样估算比较合理?合作交流: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同学们根据自己之前整理的、统计的结果总结学习。自学探究:此处教师要给予孩子们充足的时间,以便孩子们思考与实践活动。说一说:学习新知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自学进行探究。【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调查结果,提前将孩子们的结果输入此课件以便课堂展示。】合作交流:培养孩子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展示点拨:\n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①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②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追问设计:先计算自己上学时间在哪个时间段内,再根据统计结果查看同一时间段内的人数即可。回顾反思:帮助孩子们巩固复习估算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统计时间的过程中学习一些新的思路。合作交流:完成到本上,并且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想法。追问设计:通过计算自己上学时间,再统计孩子们的上学时间,能得出孩子们同一时间段的人数。回顾反思:通过实践活动,谈谈收获。培养孩子展示能力,检查自学效果,并且给追问留下空间,为知识探究准备。问题展示,展示新知。培养自学、探究、合作、展示能力。活动巩固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学生的测验成绩。1009698100948978639299828476796456667295648246596174587153\n①在这次测验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是多少?②得分在80以上的有多少人?得分在60以下的有多少人?①100—46=54(分)答: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是54分。②得分在80以上的有多少人?得分在60以下的有多少人?先同桌交流思路再列式解决。最后抽生板演。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检测孩子们新知,并且学会检测。巩固提升1、下表是三年级在学校组织的某次体检中的视力情况,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①一班5.0以上有()人,二班4.2以下有()人,三班5.0以上有()人。②三班在()阶段的人数最多。③5.0的视力是正常的,一班低于5.0的有()人,三班低于5.0的有()人。④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请统计同学们每天写家庭作业需要用的时间:把小组里每个同学家庭作业所用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先自己完成,再同桌互相说说。孩子们先自己做一做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一起对答案,说出不足的便于以后的学习。检测练习,多训练多应用。\n联系生活实际,先观察,说说表格中看到的信息,巩固与生活联系,感受数据收集整理的实际应用。课堂小结学生先用自己话总结,师再出示ppt总结。总结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以及好处。板书上学时间学生根据老师知道情况,适当的回答问题。将“重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起到强调的作用。